美女海德堡(从海德堡看梅山——关于城市成长的另类思考)

作者: 时间:2024-06-10 07:47:58 阅读:



按照天文学的理论,尽管概率很小很小,宇宙中一定会存在另一些地球。这一理论同样可以解释,世界不同的角落一定会有两个十分相似的人存在,也一定会有两个十分相似的城市存在。

15前在德国采访,当很多同行都去追逐柏林、慕尼黑、汉堡这样的大城名城时,我却无意中被宣传册上的一座小城所深深吸引,因为从画面上看,它与我的故乡——梅山太像了。这座城市的名字叫海德堡,一座人口不足十万的德国小城。

从我们的住地法兰克福出发,乘高铁50分钟就可以到达位于德国西南山区的海德堡。果不其然,一下车就看到了四周的青山包裹着一座小小的盆地,一条清澈的河流从中间自北向南流过,小城分列东西两岸。这不正是梅山城的基本格局吗?海德堡的城市规模比梅山略小,也是主城区在西南,副城区在东北,横跨在内卡河上的两座桥梁沟通了两岸的往来。这座城市主要出口同样在北面,城市的南端也有一座水坝,只是这座水坝远没有梅山水库大坝那么壮观。我带着兴奋与惊奇的心情步入这座城市,每走出一步,我都要把它与我可爱的故乡——梅山做比较。

一般来说,山河相间的地理特征是不适宜发展城市的,但德国人在螺丝壳里做道场,硬是将海德堡建成了精彩纷呈的世外桃源,成为德国数一数二的观光城市。海德堡如同美女,增之一分则是嫌长,减之一分则实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从每个角度看,海德堡都是那么的养眼。德国大文豪歌德曾赋诗一首《我把心遗失在了海德堡!》令海德堡这一古老而浪漫的城市因其独特魅力风靡于外。

先来说说水吧,卡内河发源于德国南部的高山,受大西洋和地中海双重暖湿气流的影响,德国全境终年温和多雨,境内的大小河流常年水量充沛,穿城而过的内卡河始终是清的、流动的,很多市民喜欢在这样清澈的河流上划船健身。

再看城内的道路交通,在这样一处局促的山间盆地建城市,交通是最不好解决的。德国人做事严谨,考虑问题比较长远。海德堡的交通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十分精致科学,长途轨道交通、市内公共交通、自行车、行人各行其道井然有序列。德国城市的火车站多建在市中心,但海德堡却把车站建在这座城市的最北端。好在海德堡市不大,出了车站,前往市中心可以选择步行,也可以换乘公交车,都用不了多长时间,十分方便。

这座城市所有机动车辆是沿着东西河岸构建的一条环形车道上行驶,这条环形车道与环形的人行步道是平行的,却整体低于人行步道,车辆所发出来的燥声很难影响到四周的居民区。机动车停车场全部建在这条环形机动车道的四周,主城区的道路基本上设置为步行街。应急车辆可以进入,但公共停车位的费用昂贵,除了有急事,一般人是不会把车开到主城区。根本不用担心这会给有车一族带来不便,德国人公交发达,人们出行更习惯乘公交,在主城区的任何一个地方前往公交站或去公私车辆停车场都不会超过五百米的行程。与这点可以忽略的不便相比,海德堡人更在意这座城市的宁静与和谐,这是他们共同坚守的道德契约。

如果说山河是外形,道路交通是骨架的话,建筑就是一座城市的肌肉。欧洲除几个特大城市外,大多城市的建筑都不高。西方人把建筑当作艺术形式之一,精品意识强,不仅美观而且实用。在海德堡,很少建筑超过十层楼的高度,大多建筑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一律是红墙红瓦的巴罗克、哥特式建筑。为了不破坏城市整体面貌,海德堡新建的建筑,也都服从于这种整体风格,大到教堂民居,小到喷泉、雕塑,设计建造的时候总是放在整体环境之内考虑,绝不含糊。在海德堡主城区,面包石构筑的街道路面光滑如镜,四周的古典建筑鳞次栉比,倘佯其中仿佛置身中世纪。正是欧洲人对建筑审美孜孜不倦的追求,海德堡的山河外形与城市建筑相得益彰,无比和谐,从任何一个地方看到座城市都是美轮美奂的图画。

一座城市仅有这些不足以撑起它伟岸的身躯,它必须有匹配的灵魂,才能具备独特的品格,这个灵魂就是历史与文化。海德堡市主城区西南山坡上,有一座古堡,它是这座城市的最早雏形,海德堡因其而得名,这座古堡目前保存得很完好,它是所有海德堡人的根。这座城市有两座桥梁,最南的那座是一座九孔石桥,是德国著名的古迹,两端桥头还有巨大的石雕像,堪称艺术精品,它和这座城市一样的古老,如今只准行人,不能行车。这两座建筑是海德堡的象征,无论什么样的宣传画,映入眼帘的绝对是这两座建筑。

海德堡市内的古迹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如果说这些古迹是海德堡的根,那么海德堡大学和大量的名人故居、博物馆则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海德堡的名气绝不仅仅在于它独一无二的灵秀河山和古老建筑,还有先贤传承下来的文明之光。这座小城居然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大学——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大学历史悠久,在德国排名第一,在欧洲排名第三。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韦伯等均曾在海德堡大学求学或任教。截止至2017年,共有56位诺贝尔奖得主曾于该校求学、任教或研究。海德堡大学没有围墙,在这里你要是问当地人大学在哪里,没有人会提供答案,因为大学就是这座城市,这座城市就是大学。教室、图书馆、办公室遍布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写了那么多有关海德堡的文字,就该说说梅山了,把这两座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城市放在一起比较,一切都是因为我对梅山爱得深沉。

从地理格局上看,梅山与海德堡非常相似,却互有长短。应该说造物主对梅山是厚爱有加的,有山有水的环境不是每一个城市都具备,梅山的地理格局要比平原城市丰满,更为立体。国内很多大市城的发展完全有赖于交通或矿藏,这种条件固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却乏善可陈。而山水令梅山钟灵毓秀,品格不凡,相信这是生活在梅山或所有到过梅山的人的共识。

梅山的格局注定让她成不了大城,但要说她成不了名城却站不住脚,海德堡的案例可以证明名城不在于面积的大小,而在于与众不同的品格。梅山的地形纵深比海德堡更大且山形更为错落有致,尤其四季分明的气候让纯朴自然的山形富于变幻,春天山花烂漫、五彩缤纷;夏天河雾飘渺、如梦如幻;秋天层林尽染、红叶如霞;冬季银装素裹、雪山如画。这一切都是海德堡所无法比拟的,海德堡的山形没有梅山大气且人工修饰得过多;两座城市的河流各有千秋,史河蜿蜒曲折,比平铺直叙的内卡河更富有魅力。不过史河的水由于上下游两道水坝的存在,水量时大时小,有时是静止的,会有沙滩裸露,甚至会有鱼腥味向两岸散布,汛期来临的时候,史河水也是混浊的;而内卡河的水始终是清澈而流动的。但史河也有自己最为独特的东西,那就是雾,史河夏季的雾让山城成了人间仙境,可惜,这一点并不为太多的人所熟知。

梅山的交通设计不像海德堡精细科学,小小的山城人均机动车拥有率远比海德堡高,多而且杂,主城区中心道路尚能做到有序停车,其他地方就比较随意了。所以,随着车辆的日益增加,梅山稍显拥挤,小城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宁静。

梅山是因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成为县城才得以兴起的,伴随着这座县城的诞生,两座宏伟的建筑——梅山水库大坝、烈士塔拔地而起,这是可以流芳百世的建筑,是梅山的象征。但是除了这些,梅山的其他建筑就无趣得多。中国的城市建筑传统很少考虑它的审美功能,更很少考虑与自然的协调。新世纪以来,全国城市建设迎来了新的高潮,到处都是拆建,老旧建筑全部推倒,包括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也一并推倒。代之而起的是颇具城市气派却毫无审美价值而且风格五花八门的高层建筑,单调乏味。这些没有任何地域或民族特点的建筑无异于钢筋混凝土堆砌的森林,不可能成为文化符号而沉淀下来的。梅山也是这样,过去梅山的建筑虽然没什么特色,但由于高度比较低,与四周的群山倒也颇显和谐,很多美术学院的学生会在假期前来写生。但现在局促的小盆地内起了很多缺乏民族风格的高楼,不仅让小城更显拥挤,而且让整体景观显得极不和谐。

作为一个只有七十年历史不到的小城,梅山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红色故土是她最显著的特征。烈士塔、纪念馆、红村,这些都是可以永远传承下去的,但仅仅有这些还不够。毕竟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梅山太小,她的独特性远远不及海德堡之于德国。要想拥有独特的人文资源,既需要深耕,更需要时间沉淀。《光慈文学》的兴旺,让我相信,梅山不仅有红色的基因,更有诗一样的语言。

梅山与海德堡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当然不止是地理意义上的。一个城市的发展不可能超越时代,海德堡毕竟经历了千年才有今天。不过,我们现在有充足的理由来憧憬更为美好的未来,因为中国人均GDP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一万美元,革命老区已经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到了以经济反哺文化的时候了。包括海德堡在内的欧洲城市的发展能给我们提供很多思考的空间,一方面,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清晰定位,只有找准定位,才能找准发展的方向,仅仅以经济利益驱动注定会迷失方向;再者,城市的发展需要形成共同的理念,只有居民的文化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平,这种理念才能自然而然形成追求的动力;最为关键的是,城市建设发不能贪大求全,一定要立足长远、要有精品意识可持续意识并且以一贯之,不能换一任领导换一套思路。

当前,全国很多地方的城市建设已经开始觉醒,特别是那些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已经开始在如何做到与众不同上进行探索,并在统一布局规划设计上下功夫了,梅山也应该有这样的大手笔。

梅山令很多与她曾经有过交集的人魂牵梦绕,她不仅是现在的,也是未来的;不仅是我们的,也是子孙后代的。我们可以想像这样一幅画面:有那么一天,小小的梅山成为中华大地上人尽皆知的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