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美女_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作者: 时间:2024-05-24 18:21:16 阅读:

当初,在我国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一元纸币上印有两名少数民族少女。

其中一位少女,圆圆的大眼睛,漆黑的长发整齐的盘在脑后,耳朵上还戴着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耳环,翘翘的鼻子,看起来十分清纯动人。

然而,当所有人都以为上面的少女是虚构的形象时,很快有人发现贵州“村寨一枝花”的石奶引与一元纸币上的人非常相似。

细细观察之下,这才发现原来一元纸币上的少女就是她。

那么,石奶引是怎么被画到人民币上的?如今40年已经过去,她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一元纸币背后的故事

当时,我国著名的画家侯一民接到了中央派下来的任务,要他为第四套人民制作画像,这个任务非常重要,所以侯一民在收到指令后,第一时间就开始动工。

然而,他先后绘画了许多人物,都不能让他自己满意。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所以为了找寻灵感,侯一民就来到了贵州。

因为第四套人民币是我国首套由自己制作的人民币,无论是在价值上还是意义上,都非常重要重要,所以第四套人民币一定要有少数民族的色彩在里面。

侯一民在来到贵州后,寻找了很长时间也画了不少画像,但这些画像却同样不让他满意,所以他继续穿梭在街头寻找灵感。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就在这时他看到了石奶引,这名秀丽且灵气逼人的少女瞬间就吸引了侯一民的注意。

所以他连忙来到石奶引的身边,询问她是否可以让自己画一张画像。

石奶引虽然感到奇怪,但是她很快就微笑着表示同意,就这样她坐在街头,让侯一民绘制了一幅肖像。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石奶引回归正常生活

在肖像绘制结束后石奶引非常高兴,因为当时照相机并不普及,所以能够有一张自己的肖像已经是非常好的事情了,石奶引告别侯一民后,兴高采烈的回到家中。

但年轻人兴头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石奶引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也没有像任何人提起,她很快就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此时十六岁的石奶引,已经是附近有名的美女,更是村子里的一枝花,每天前来求亲的媒人更是络绎不绝。

但当时社会风气还比较封建,年轻男女的婚姻也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所以石奶引并没有自己选择夫婿,而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嫁给了一位完全陌生的男子。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她的夫婿名叫石学海,是邻村的人,石学海家中非常贫困,一家子兄弟姐妹只能挤在一张床上睡觉,石奶引嫁过来后,他们小夫妻也只能在外面破旧的小屋里生活。

这艰难的条件没有让石奶引感到沮丧,她跟随丈夫一起劳作,他们男耕女织分配工作,渐渐的经济条件也有些好转,但也只能维持在勉强糊口的阶段。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长期大量的劳作让石奶引原本秀丽的面庞爬上了皱纹,一双纤纤玉手也变得粗糙干裂,贫困的生活最终还是打败了美人,把她放回到现实中。

这样贫困的日子,石奶引坚持了16年,这16年她每天劳作从不停歇,但就算如此也没有脱贫致富,每个月甚至还要靠低保勉强度日。

而这样的生活,在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后迎来了改变。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

1987年我国发行了第4套人民币,石奶引的头像赫然出现在一元人民币上。

她的头像很快就引来许多人的关注,此时很多人都认为,一元人民币上的少女可能是虚构的人物。

但随着人民币在民间扩散起来后,石奶引的亲朋友好也关注到这个事情。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他们看着人民币上的头像,感觉这个少女越看越熟悉,这时他们发现,人民币上的少女竟然就是石奶引。

于是很快就有人拿着人民币找到石奶引,向她求证真相,石奶引仔细端详人民币,发现这上面的少女正是年轻时的自己,但她思考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登上人民币的。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石奶引左思右想了好几天,终于想起自己年轻时曾被画过一张画像,这样看来当时的那位画家,可能把自己的画像印到人民币上了。

石奶引的亲口承认让这个消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许多人都被这个消息所吸引来到石奶引家中参观,巨大的人流量为当地带来了一笔财富,贵州的旅游业也因此变得发达。

石奶引做为最大的噱头之一,她的画像贴满了大街小巷,一时之间“人民币少女”成为社会上最有热度的讨论话题之一。

而石奶引之前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更令无数人心酸落泪……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桐寨一枝花

石奶引出生于1961年,民族是桐族,石奶引是家中的大姐,在她出身后家里又陆陆续续增添了五个弟妹。

身为大姐的石奶引,每天除了做家务就是看顾弟弟妹妹,所以石奶引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做各种家务活了。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但一家八口的生活费却成为了石奶引的难题,他们家本就不富裕,随着弟弟妹妹的到来,经济情况愈加紧张。

所以石奶引十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想办法赚钱补贴家用。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好在石奶引从小勤劳朴实,她在奶奶的教导下,很快就掌握了织布的技巧,

在掌握了织布的技巧后,石奶引在家中的库房里翻出了一套旧不使用的织布机,经过她的一番休整后,这套织布机再次开始工作。

从这以后石奶引就在家中织布,起初她的织布技巧并不娴熟,只能织出非常简单的纯色布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织出来的布料越来越紧密,也可以往里夹杂一些简单的花样。

但仅是如此石奶引的布料也不够出众,因为市场上有许多花纹繁复的布料。

所以为了能够别出心裁,石奶引没日没夜的在家中研究,寻找制作出更好看布料的方法。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这时石奶引突然发现,把布料染上其他颜色,不仅可以丰富布料的色彩,还可以利用颜色制作出更多复杂的花样。

于是她便开始研究如何将布料染上颜色,在经过一番研究后,石奶引找到了纯天然的植物来当做染色剂。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她把布料浸泡在植物水中,很快布料就染上了颜色,石奶引又用独特的染色技巧,在布料上染出许多花纹,这特殊的布料在拿到集市上后,很快就吸引来大批顾客。

几乎每次石奶引带着自己的布料来到集市上,都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渐渐的她靠着这门手艺改善了家中的经济条件,她手里也有一些零花钱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也正是她来到集市上卖布料,才让画家候一民注意到了她。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画像登上人民币,生活却不如意

一次石奶引约着小姐妹一起在集市上闲逛,她们就像是几只花蝴蝶一样穿梭在各个摊铺前。就在石奶引一心沉浸在有趣的摊铺中时,她秀丽的面容这才吸引到了画家候一民,于是才有了前面所说到的故事。

按理来讲出名的石奶引,应该已经因此改变生活才对,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石奶引的经济情况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她还是像以前一样日出而作之落而息,生活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还更下一层楼,因为当年我国对低保的政策做出了一些改变,所以石奶引家中的低保被取消。

少了一笔固定收入,让石奶引家中的开销变得紧张起来,她只能比以前更辛苦的劳作,才能够把这笔钱赚回来。

而石奶引的艰辛也被众人看在眼里,当地的政府也针对石奶引家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后来怎么样了?

为了帮助石奶引脱贫致富,政府免费为她家提供了几株果树,并且还有农业专家针对石奶引家中的几亩田地进行了规划,在专家的建议下,石奶引除了种植水稻外,还利用水稻的间隙散养了一些泥鳅。

这样一来果树和泥鳅都可以为石奶引带来额外的收入,这笔收入虽然不能让她大富大贵,但足够让她改善生活,石奶引在受到来自政府的帮扶后,并没有独善其身。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她把政府想到的办法全部都分享给了村民,在她的带领下,村子里许多贫困的家庭都因此得到了改善。

一时之间整个村子的经济都有所提升,石奶引也成为村子里最受尊敬的人。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如今石奶引的年龄已经越来越大,她的儿女也都长大成人,因为有石奶引的勤劳,所以她的儿女们大多都有能力在镇上生活,脱离了小村庄。

而石奶引也被子女接到了镇上,过上了舒适的养老生活。

她16岁因太美印在人民币上,曾靠低保度日16年,如今过得怎么样?

2021年的时候,石奶引已经60岁,但她的身体依旧十分健朗,每天不仅能够帮子女看过孩子,偶尔甚至还能够抽出时间回到小村庄打理自己的庄稼。

现如今第4套人民币早已经停止发行,但石奶引却并没有被大众忘记,她秀丽的画像依旧留在大众的心里。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人民币女孩”的真实人生:曾是村寨一枝花,好好种地带孙儿_直击现场_澎湃新闻-The Paper

环球网:人民币女孩的现实人生:曾是村花梦想是种好地

闽南网:人民币女孩的现实人生 旧版一元纸币人物原型石奶引生活近况-闽南网